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> 正文

凤求凰

〔西汉〕司马相如

凤求凰¹  
西汉·司马相如

有一美人兮,见之不忘。
一日不见兮,思之如狂²。
凤飞翱(áo)翔兮,四海求凰。
无奈佳人兮,不在东墙³。
将琴代语兮,聊写衷肠。
何时见许兮⁴,慰我彷徨(páng huáng)。
愿言配德兮,携(xié)手相将⁵。
不得於(yú)飞兮,使我沦亡。


译文

有位俊秀的女子啊,我见了她的容貌,就此难以忘怀。

一日不见她,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。

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飞的凤鸟,在天下各处寻觅着凰鸟。

可惜啊!那美人不在东墙邻近。

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,姑且描写我内心的情意。

希望我的德行可以与你相配,携手同在一起。

何时能允诺婚事,慰藉我往返徘徊?

无法与你比翼偕飞,让我手足无措。这样的伤情结果,令我沦陷于情愁而欲丧亡。


词句注释

1.凤、凰:《礼记·礼运》:“麟、凤、龟、龙,谓之四灵。”麟为百兽之长,凤为百禽之长,龟为百介之长,龙为百鳞之长。四灵,也就是汉族人幻想的神兽,具有祛邪、避灾、祈福的作用。自秦汉以来,百鳞之长的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。而百禽之长的凤凰是由火、太阳和各种鸟复合而成的氏族图腾。雄曰凤,雌曰凰。

2.狂:发狂。

3.东墙:代指美丽的女子,宋玉曾以“东家之子”代指天下最美丽的女子。

4.许:允诺。

5.相将:相互搀扶,意指共同走过人生道路。


司马相如

司马相如

司马相如(?—前118年),原名犬子,字长卿,蜀郡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人,另一说法为巴郡安汉(今四川蓬安县)人。中国西汉时期的文学家、外交官。
司马相如初为汉景帝刘启的武骑常侍,后客游梁地数年。梁孝王刘武去世后,司马相如归乡,临邛富人卓王孙之女卓文君仰慕司马相如的才华,与司马相如私奔。后元三年(前141年),汉武帝刘彻即位,阅读司马相如的《子虚赋》,大为赞赏,封司马相如为郎官。建元六年(前135年),司马相如官拜中郎将,出使西南夷。回京后,因收受他人财物而被免职。一年后,重新被召为郎官。后被任命为汉文帝的陵园令。后因病辞职,居住在茂陵。元狩五年(前118年),司马相如去世,临终前创作《封禅书》。
司马相如善作辞赋散文,被后世尊称为“辞宗”“赋圣”,是汉赋成就很高的作家。他的赋气势恢弘,标志着汉赋的成熟,被誉为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。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,司马相如有赋二十九篇,如今仅存《子虚赋》《上林赋》《哀二世赋》《大人赋》《长门赋》和《美人赋》五篇。散文仅存《封禅文》《喻巴蜀檄》《难蜀父老》《上书谏猎》 四篇。明人辑有《司马文园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