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房(ē páng)宫赋¹
唐代·杜牧
六王毕²,四海一³,蜀山兀(wù)⁴,阿房出⁵。覆压三百余里⁶,隔离天日⁷。骊(lí)山北构而西折⁸,直走咸阳⁹。二川溶溶¹⁰,流入宫墙。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。廊腰缦(màn)回¹¹,檐牙高啄¹²。各抱地势¹³,钩心斗角¹⁴。盘盘焉¹⁵,囷囷(qūn qūn)焉¹⁶,蜂房水涡¹⁷,矗(chù)不知其几千万落¹⁸。长桥卧波,未云何龙¹⁹?复道²⁰行空,不霁(jì)²¹何虹?高低冥迷²²,不知东西²³也作“西东”。歌台暖响²⁴,春光融融²⁵。舞殿冷袖²⁶,风雨凄凄²⁷。一日之内,一宫之间,而气候不齐。
妃嫔媵嫱(yìng qiáng)²⁸,王子皇孙²⁹,辞楼下殿³⁰,辇(niǎn)来于秦³¹,朝歌夜弦,为秦宫人。明星荧荧³²,开妆镜³³也。绿云扰扰,梳晓鬟(huán)也。渭流涨腻³⁴,弃脂水也。烟斜雾横,焚椒兰³⁵也。雷霆乍惊,宫车过也。辘辘(lù lù)远听³⁶,杳(yǎo)³⁷不知其所之也。一肌一容³⁸,尽态极妍³⁹,缦立⁴⁰远视,而望幸⁴¹焉。有不得见者⁴²,三十六年⁴³。燕赵之收藏⁴⁴,韩魏之经营⁴⁵,齐楚之精英⁴⁶,几世几年,剽(piāo)掠其人⁴⁷,倚叠⁴⁸如山。一旦不能有,输来其间。鼎铛(chēng)玉石⁴⁹,金块珠砾(lì)⁵⁰,弃掷(zhì)逦迤(lǐ yǐ)⁵¹,秦人视之,亦不甚惜。
嗟(jiē)乎!一人之心⁵²,千万人之心也。秦爱纷奢,人亦念其家。奈何取之尽锱铢(zī zhū)⁵³,用之如泥沙?使负栋之柱⁵⁴,多于南亩之农夫。架梁之椽(chuán),多于机上之工女。钉头磷磷⁵⁵,多于在庾(yǔ)⁵⁶之粟粒。瓦缝参差,多于周身之帛缕。直栏横槛(jiàn)⁵⁷,多于九土⁵⁸之城郭。管弦呕哑⁵⁹,多于市人之言语。使天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。独夫⁶⁰之心,日益骄固⁶¹。戍(shù)卒叫⁶²,函谷举⁶³,楚人一炬(jù)⁶⁴,可怜焦土!
呜呼⁶⁵!灭六国者六国也,非秦也。族秦⁶⁶者秦也,非天下也。嗟乎⁶⁷!使⁶⁸六国各爱其人,则足以拒秦。使秦复爱六国之人,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⁶⁹,谁得而族灭也?秦人不暇⁷⁰自哀,而后人哀之。后人哀之而不鉴(jiàn)之,亦使后人而复哀⁷¹后人也。
六国统治结束,天下合而为一。蜀山砍伐一空,阿房得以建成。覆盖三百余里,遮天蔽日。从骊山向北构筑而后西折,直达咸阳。渭樊二川浩浩荡荡,流入宫墙。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。走廊如绸带回绕,飞檐像鸟嘴高啄。各因地势制宜,钩连对凑相互配合。盘绕着呀,回旋着呀,像密集的蜂房、激流的水涡,高高矗立,不知有几千万座。骤见长桥卧于水波,没有云彩哪来的游龙?乍逢复道高架在天空,不曾雨晴哪来的彩虹?高低冥迷,不辨东西。台上歌声温柔,一派春光融融;舞殿冷袖翻飞,一阵风雨凄凄。一日之内,一宫之间,而气候不同。
六国的妃嫔媵嬙,王子皇孙,离开了故国的楼阁宫殿,乘车来到秦国。早上唱歌,晚上弹琴,成了秦国的宫人。明星荧荧,是她们打开了妆镜;绿云扰扰,是她们早晨在梳理发鬟;渭水泛起一层油腻,是她们泼下的洗脸水;烟雾弥漫,是她们在焚烧椒兰。雷霆突然惊动,是宫车在经过;车轮声远去,杳杳然不知它去向何方。卖弄姿容,尽态极妍。伫立遥望,盼望皇帝的幸临。有人未睹天颜,长达三十六年。
燕赵收藏的奇珍,韩魏经营的宝物,齐楚保存的重器,多少代多少年,掠夺自民间,堆积如山。一旦国破家亡,都给运到此间。视鼎如铛,视玉如石,挥金如土,以珠作砾,四处拋掷,秦人见了,也不怎样爱惜。
哎呀!一个人的心,也就是千万人的心。秦人喜欢奢侈,六国人也眷念故家。为什么掠夺时一丁点儿也不放过,用起来却当成泥沙?使负荷大梁的柱子,比地里耕田的农夫还多;架在屋梁上的椽子,比机杼旁的织女还多;显眼的钉头,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;参差的瓦缝,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多;纵横的栏杆,比九州的城郭还多;呕哑的乐声,比市上人们的语声还要嘈杂。使天下的人,敢怒而不敢言。而独夫的心,日益骄傲而顽固。陈胜、吴广振臂一呼,刘邦一举攻占函谷;楚人项羽放了一把火,可怜阿房宫成了焦土。
哎呀!灭掉六国的,正是六国,而不是秦国。族灭秦国的,正是秦国,而不是天下的人。哎呀!假使六国君主各自爱护他们自己的人民,就足以抵抗秦国的入侵。假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人民,就可以传位三世,乃至万世而为君,谁又能族灭它呢?秦人无暇自哀,而使后人哀怜之;后人哀怜之而又不引以为借鉴的话,那就会使他们的后人又来哀怜他们啊!
词句注释
1. 阿房宫: 秦始皇在渭南建造的宫殿,始建于公元前212年,至秦亡时尚未完工,遗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南阿房村。阿房,指宫殿的四阿(即四周)有宽阔宏丽的曲檐。
2. 六王毕: 六国灭亡了。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六国的国王,即指六国。毕,完结,指为秦国所灭。
3. 一: 统一。
4. 蜀山兀: 蜀地的山光秃了。兀,山高而上平。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。
5. 阿房出: 阿房宫出现了。出,出现,意思是建成。
6. 覆压三百余里: 指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。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,占地极广。覆压,覆盖。里,这里为面积单位,不是长度单位。古代五户为一邻,五邻为一里。
7. 隔离天日: 遮蔽了天日。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。
8. 骊山北构而西折: (阿房宫)从骊山北边建起,折而向西。
9. 直走咸阳: 一直通到咸阳(古咸阳在骊山西北)。走,趋向。
10. 二川: 指渭水和樊川。溶溶: 河水宽广而流动的样子。
11. 廊腰缦回: 走廊长而曲折。廊腰,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,好像人的腰部,所以这样说。缦,萦绕。回,曲折。
12. 檐牙高啄: 突起的檐角尖耸,犹如禽鸟仰首啄物。檐牙,屋檐突起,犹如牙齿。
13. 各抱地势: 各随地形。指阿房宫的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,彼此环抱呼应。
14. 钩心斗角: 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,精巧工致。钩心,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。斗角,指屋角互相对峙,好像兵戈相斗。
15. 盘盘焉: 盘旋的样子。焉,相当于“然”。
16. 囷囷焉: 屈曲的样子,曲折回旋的样子。
17. 蜂房水涡: 像蜂房,像水涡。楼阁依山而筑,所以说像蜂房,像水涡。
18.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: 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。矗,高耸。落,相当于“座”或者“所”。
19. 未云何龙: 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?《易经》有“云从龙”的话,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。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,形容长桥似龙。
20. 复道: 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。因上下都有通道,叫做复道。
21. 霁: 雨后天晴。
22. 冥迷: 分辨不清。
23. 不知西东: 使人不能分辨东西。西东,亦作“东西”。
24. 歌台暖响: 人们在台上唱歌,歌乐声响起来,好像充满着暖意。
25. 春光融融: 如同春光那样融和。融融,和暖的样子。
26. 舞殿冷袖: 人们在殿中舞蹈,舞袖飘拂,好像带来寒气。
27. 风雨凄凄: 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。
28. 妃嫔媵嫱: 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。她们各有等级,妃的等级比嫔、嫱高。媵是陪嫁的侍女,也可成为嫔、嫱。
29. 王子皇孙: 指六国王侯的女儿、孙女。
30. 辞楼下殿: 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。
31. 辇来于秦: 乘辇车来到秦国。
32. 明星荧荧: 光如明星闪亮。荧荧,明亮的样子。
33. 开妆镜: 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。
34. 涨腻: 涨起了一层脂膏。腻,指洗脸水中浮起的胭脂、香粉。
35. 椒兰: 两种香料植物,焚烧以熏衣物。
36. 辘辘远听: 车声越听越远。辘辘,车行的声音。
37.杳: 遥远得踪迹全无。
38. 一肌一容: 任何一部分肌肤,任何一种姿容。
39. 态: 指姿态的美好。妍: 美丽。
40. 缦立: 久立。缦,通“慢”。
41. 幸: 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,叫“幸”。妃嫔受皇帝宠爱,叫“得幸”。
42. 有不见者: 一作“有不得见者”。
43. 三十六年: 这里指嬴政在位执政的年数。
44. 收藏: 动词作名词,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。
45. 经营: 动词作名词,指金玉珍宝等物。
46. 精英: 形容词作名词,精品,也有金玉珍宝等物的意思。
47. 剽掠其人: 从人民那里抢来。剽,抢劫,掠夺。人,民。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,改“民”为“人”。
48. 倚叠: 积累。
49. 鼎铛玉石: 把宝鼎看作铁锅,把美玉看作石头。铛,平底的浅锅。
50. 金块珠砾: 把黄金看作土块,把珍珠看作石子。
51. 逦迤: 连续不断。这里有“连接着”“到处都是”的意思。
52. 心: 心意,意愿。
53. 奈何: 怎么,为什么。锱铢: 古代重量名,一锱等于六铢,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。锱、铢连用,极言其细微。
54. 负栋之柱: 承担栋梁的柱子。
55. 磷磷: 形容物体棱角分明而突出。也指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。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。
56. 庾: 露天的谷仓。
57. 槛: 栏杆。
58. 九土: 九州。
59. 管弦呕哑: 形容音乐声音嘈杂。呕哑,象声词,指声音嘈杂。
60. 独夫: 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。这里指秦始皇。
61. 骄固: 骄纵,顽固。
62. 戍卒叫: 指陈胜吴广起义。
63. 函谷举: 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,推翻秦朝统治,并派兵守函谷关。函谷,关址在今河南灵宝东北。举,被攻占。
64. 楚人一炬: 指项羽(楚将项燕的后代)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,并焚烧秦的宫殿,大火三月不灭。
65. 呜呼: 一本无此二字。
66. 族秦: 灭秦。族,灭族。
67. 嗟乎: 一作“嗟夫”。
68. 使: 假使。
69. 递: 传递,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。万世: 万世: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: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“下诏曰:“朕为始皇帝,后世以计数,二世,三世至于万世,传之无穷。”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。
70. 不暇: 来不及。
71. 哀: 哀叹。